近日,江蘇省宿遷環境監測中心(以下簡稱宿遷監測中心)與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南農大資環院)在宿遷舉行全面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并共同為“研究生工作站”揭牌。南農大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鄒建文、副院長馬海田、資環院院長張瑞福和宿遷監測中心主任李青出席簽約、揭牌儀式并舉行座談。
鄒建文一行先后參觀了宿遷三臺山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和宿遷監測中心實驗室,深入了解其隊伍發展和數智化實驗室建設情況。鄒建文對其近年來在強化治污攻堅預警和生態監測數智化能力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認為宿遷監測中心具備現代化實驗條件,并用四個一流“一流的硬件設施、一流的精神面貌、一流的應用場景、期待雙方一流的合作成果”分享了調研感受和合作憧憬。他表示,此次戰略合作是雙方同向同行、同頻共振的重要起點,也是在校師生教學實踐及科研轉化的良好契機。作為南農大生態環境領域首個研究生工作站,雙方將聚焦于宿遷生態環境稟賦,充分發揮人才、技術和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優勢,推動建成省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讓科研成果在河湖治理中落地生根,積極賦能地方高質量發展。
水潤之城宿遷是全國唯一具有“兩湖兩河”特定地理標識的地級市,處于南水北調東線關鍵節點,生物多樣性豐富,同時也是典型的農業大市,近年來面臨農業面源污染、生態空間保護壓力增大和生態承載能力受限等挑戰。南農大資環院學科實力雄厚,環境生態學于2024年躋身ESI全球前1‰,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學科排名數據,南農大生態學學科位列中國第三,在農業面源和生物生態等領域研究成果卓著。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的有力抓手,也是推動美麗河湖、美麗江蘇建設的新方式、新舉措,宿遷監測中心將借助南農大資環院人才優勢、資源優勢和智力優勢,推動屬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下一步,雙方將秉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服務發展”原則,充分發揮宿遷生態區域優勢,確立“立足宿遷、服務蘇北、輻射流域”共建目標,以研究生工作站為載體,在共建重點實驗室、打造人才基地、建設科研平臺和駐點技術支持等方面深度合作,聚焦核心生態環境問題,探索生態監測治理新技術新方法研發和應用,共同推進戰略合作工作走深走實,打造省內領先的生態環境與農業資源交叉領域科研創新高地,以監測科研賦能屬地高質量發展。
來源:宿遷環境監測中心
主管: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主辦:江蘇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主編:孫健
原標題:宿遷環境監測中心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共建研究生工作站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市場監管總局開展長江經濟帶環境監測計量比對 保障水質數據準確性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部署開展4項環境監測類國家計量比對。此次比對覆蓋沿線11省市,聚焦化學需氧量、氨氮等關鍵水質指標,、通過統一“標尺”,提升監測數據準確性與區域互認,為水質研判與聯防聯控筑牢計量基礎,強化綠色發展保障。- 2025-07-02 11:07:37
- 4565
-
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4項長江經濟帶環境監測類國家計量比對項目
化學需氧量(COD)是評價水體受還原性物質(主要為有機物)污染程度的核心參數,氨氮、總磷、總氮是反映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的關鍵指標。- 2025-07-02 11:07:37
- 7260
-
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海洋微塑料監測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海洋微塑料監測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近日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5年10月31日前。- 2025-07-02 11:07:37
- 9074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