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至15日,第33屆中國國際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展覽會(MICONEX 2025)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本屆展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全50余家知名企業參展,集中展示了工業自動化、智能工廠、過程分析等領域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 



中國機械工業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工業過程測量與控制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在展會上備受關注。公司戰略發展部相關負責人李海燕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集團的成立是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好科技儀器設備國產化攻堅戰的重要指示精神,踐行 “鍛造國之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的理念。國機集團將自身科技研發優勢與重慶市的生產制造優勢相結合,在重慶成立了中國機械工業儀器儀表集團,旨在打造儀器儀表產業國家隊,聚焦自主可控,服務國家戰略。
李海燕介紹,集團圍繞高性能材料、先進傳感器與元器件、高端儀器儀表、智控系統及解決方案四大核心業務板塊,大力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努力突破行業卡脖子技術和短板技術,在特種功能材料、元器件、高端儀器儀表研發制造與服務方面發揮著行業引領作用。

中國機械工業儀器儀表集團戰略發展部相關負責人李海燕女士接受儀表網的采訪
在高端裝備制造與關鍵材料領域,“國產化突破” 始終是行業焦點。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 “沈陽儀表院”)與重慶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 “重材院”)兩大科研院所,作為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集團)旗下的 “雙引擎”,在測量控制儀器儀表與特種功能材料領域書寫著自主創新的新篇章。
儀表網記者在展會期間有幸分別采訪到了,沈陽院黨委委員、原副總經理孫克與重材院銷售經理孫威,從兩家企業的轉型路徑、技術攻堅與市場突圍中,解碼國機集團 "科改示范" 企業如何將科研積淀轉化為產業動能,在國產替代加速推進的當下,為高端裝備與新材料領域的自主創新提供可復制的 "國機經驗"。

【對話沈陽院】深耕傳感領域六十載 技術攻關賦能產業新發展
?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61年建立的沈陽儀表工藝研究所,隸屬于中國第一機械工業部。1999年轉制進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后,更名為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后又加 "有限公司",以企業身份在行業中不斷發展壯大。多年來,公司承接了國資委、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等多個國家級科研攻關任務,為科技創新活動注入了強勁動力。?
早在1995年,公司就致力于高水平壓力傳感器的生產與制造,是國內少數擁有從芯片到器件、整機再到測控系統全鏈條設計、制造和生產能力的企業之一。近年來,公司持續在高精度壓力傳感器的器件和敏感芯片,以及寬溫區壓力傳感器的敏感芯片和器件領域進行攻關。在彈性元件和光學薄膜器件領域,公司也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疫情期間,其光學元件在國內PCR核酸檢測儀器市場中占據了接近70%的份額;高溫高壓金屬彈性元件在國內航空航天及各種型號裝備上的應用,保障了國產裝備基礎元器件的自主化,為相關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當前儀器儀表行業面臨國產化替代和智能化浪潮的雙重窗口期下,孫克先生指出,作為轉制科研院所企業,沈陽儀表院面臨著三大發展機遇:第一,社會智能化發展趨勢為公司帶來機遇;第二,裝備自主化和國產化趨勢為自主品牌傳感器創造了巨大發展空間;第三,國家對儀器儀表產業的關注帶來了重大歷史機遇。黨中央和國家高度重視儀器儀表產業的發展,為行業內企業在基礎元器件研發、技術創新等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發展環境,公司將發揮在傳感器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全鏈條能力上的優勢,進一步提升自身實力,更好地滿足國內裝備制造等行業的需求,助力國產裝備的發展。?

儀表網對話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原副總經理孫克
【對話重材院】深耕特種材料領域 展現科技型企業硬核實力
重慶材料研究院最早是為機械工業部儀器儀表行業提供特種材料服務的專業研究院所。隨著時代發展,企業經歷了身份轉型,從國家事業單位轉變為央企科技型企業,名稱也變更為重慶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在這一過程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經過類別裁撤與兼并,最終形成了特種合金、貴金屬、難溶金屬和溫度傳感器四大主導方向。如今,企業已發展成為科研與生產能力并重的復合型企業,既能為市場提供高端產品,又能滿足客戶定制化需求,這成為其顯著特征。
孫經理介紹,四大主導業務在國內均擁有極高的行業地位,重慶材料研究院是這些領域的標準化歸口單位和龍頭企業。特種合金、貴金屬、難溶金屬和溫度傳感器四大門類產品,不僅在技術上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還為多個重要行業提供關鍵材料支持。企業憑借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研發投入,在這些領域不斷推出高質量產品,助力下游產業發展。
在談及市場獨特優勢時,孫經理強調,當前企業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解決進口產品的國產替代問題,即 "卡脖子" 難題。重慶材料研究院強大的研發實力與生產能力在此過程中得以凸顯。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匯聚專業人才,不斷攻克技術難關,提升產品性能和質量。每一天,企業都在從前未做好或未涉足的領域取得新進步,朝著高端化方向不斷邁進。這種將研發與生產緊密結合的能力,讓企業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市場中占據優勢地位。?
從國家級科研院所到央企科技型企業,重慶材料研究院始終堅守在特種材料領域,通過不斷創新和深耕,奠定了行業龍頭地位。面對未來,企業將在國際集團的要求下,繼續擴大規模,在特種材料領域持續發力,為解決 "卡脖子" 問題、推動產業升級貢獻更多力量。

重材院銷售經理孫威接受儀表網的采訪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這位高品質工程塑料專家與科倍隆簽訂了10臺STS Mc11和ZSK Mc18 雙螺桿擠出機。其中大部分設備已在創合中國江蘇揚州公司成功運行。
- 2025-09-05 11:15:43
- 1751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