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一財經》報道,9月5日上午,A股三大股指震蕩反彈,創業板指一度漲超4%,收復昨日跌幅。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778.95點,漲0.35%;深證成指漲2.01%,創業板指漲3.48%。滬深京三市上漲個股超3900只。其中,新能源產業鏈爆發,固態電池、光伏、儲能等板塊領漲。Wind熱門概念指數顯示,9月5日上午,鋰電電解液概念板塊大漲7.66%,鋰電池概念板塊漲5.69%,儲能概念板塊漲5.61%,固態電池概念板塊漲5.57%,動力電池、鋰電正極、電源設備、磷酸鐵鋰電概念股集體拉升。
與此同時,相關個股掀起“漲停潮”。天宏鋰電30cm漲停,年內累計漲幅高達144.63%;華盛鋰電、金銀河20cm漲停,天際股份開盤一字漲停;天賜材料、恩捷股份、可川科技、多氟多、光華科技、同力日升、通潤裝備、豐元股份10cm漲停。基本面上看,電池板塊中報業績爆發,中證電池主題指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0%,營收增長11%,板塊業績呈現V型反彈,景氣度拐點確認。
據悉,與傳統液鋰電池相比,固態電池具備更高安全性、更強能量密度,可廣泛應用于電動車、儲能、人形機器人和低空經濟等多個高增長領域。同等條件下,固態電池能夠提供比傳統鋰電池高2.5倍的能量密度,充電速度比目前的電池技術快4-6倍。中金發布研究報告稱,固態電池具備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是下一代鋰電池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材料創新和工藝迭代加速,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固態電池技術突破和產業變局下投資機遇值得關注。
消息面上,多家鋰電池巨頭披露了固態電池研發應用最新進展。
9月3日,億緯鋰能官宣,公司固態電池研究院成都量產基地已揭牌,“龍泉二號”全固態電池成功下線,標志著公司固態電池產業化邁出關鍵一步。億緯鋰能表示,“龍泉二號”為10Ah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高達300Wh/kg、體積能量密度為700Wh/L,主要面向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以及AI等高端裝備應用領域。成都量產基地規劃總面積約11000平方米,全面投產后年產能近50萬顆電芯。
贛鋒鋰業9月3日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固態電池研發進展順利,已形成全鏈路布局,覆蓋硫化物電解質、氧化物電解質、金屬鋰負極等關鍵環節。能量密度達420Wh/kg,500Wh/kg樣品通過針刺及200℃熱箱等安全測試,循環壽命突破800次。首款500Wh/kg級10Ah產品實現小批量量產。商用里程碑包括: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某國際頭部車企合作推進裝車驗證;在低空經濟領域,與知名無人機及eVTOL企業合作,樣品進入適航認證;在消費電子領域,向國際知名手機企業批量送樣驗證。
9月2日,國軒高科開展投資者關系活動,提到公司以“材料科學+數字科學”雙輪驅動持續推動技術創新和關鍵突破,固態電池產業化進度穩步推進。公司首條全固態中試線已正式貫通,金石全固態電池目前處于中試量產階段,良品率已達90%。同時,已正式啟動第一代全固態電池2GWh量產線的設計工作。
寧德時代2025年半年報業績會信息顯示,預計固態電池2027年將實現小規模量產,2030年有望實現規模化應用;萬潤股份與國內高校共同開展了固態電池材料方面的前瞻性研發和技術儲備工作,目前相關材料處于實驗室開發階段;孚能科技目前已完成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態電池的送樣,并完成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態電池技術開發,采用富鋰錳基/高鎳三元正極與鋰金屬負極,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中科電氣鋰電負極業務針對硅基負極(包括面向固態電池的硅碳負極)有持續投入,目前已建設完成中試產線,且有產品進入多家客戶測評和平臺開發階段;德爾股份在上海已經建成固態電池樣品試制線,目前具備了各類樣品的試制能力,能夠根據不同應用場景的客戶需求以及不同的技術要求為客戶量身定制相應的方案……
除此之外,固態電池下游應用場景進一步打開,能源車領域,蔚來上半年30.1億元研發費用中,半固態電池量產線建設占據最大比例;低空經濟領域,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EH216系列eVTOL將采用國軒高科最新研發的46系列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圓柱電芯;儲能領域,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在8月份成功斬獲總容量高達2.8GWh的獨立儲能項目訂單,這也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半固態電池儲能項目。
最新消息顯示,億緯鋰能、寧德時代等企業訂單近期大幅增長80%,下游需求迅速起量導致電芯出現排產緊張、供不應求的局面。在基本面與資金面的共振下,固態電池題材呈現明顯的量價齊升態勢。
政策層面,早在2022年6月,工信部就將固態電池納入《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首次明確其為“高效儲能技術”;2025年4月發布的《2025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更進了一步,提出“推動制定固態電池標準子體系”,加快全固態電池標準研制。從鼓勵到定標準,固態電池產業發展也有了“說明書”。根據SMM預測,2025年全固態電池滲透率僅0.1%(相當于“剛起步”),2030年將飆升至4%,2035年達9%;若聚焦消費類場景(如高端無人機、小型機器人),2030年滲透率甚至能突破12%。
資料來源:第一財經、和訊網、中國基金報、格隆匯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為加快推進江西升華在優質磷酸鐵鋰產品研發與生產、國際化拓展、供應鏈升級及儲能市場發展等方面進程,富臨精工、寧德時代擬對江西升華進行增資擴股,分別增資10億元、25.63億元。
- 2025-09-09 12:05:20
- 3525
-
陽光電源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擬募資用于研發用途,包括新一代光伏與儲能產品的研發投入,以及建設及升級研發中心等。
- 2025-09-09 12:05:20
- 3242
-
中國石油立足油氣新能源裝備產業實際,以“三大補強、三大轉型、三大改革、三大提升” 的 “四三” 工程為實踐抓手,將《關于推進能源裝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轉化為具體行動,為2030年實現 “能源關鍵裝備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 目標筑牢根基。
- 2025-09-09 12:05:20
- 3609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