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同行 共謀江城!深根華中地區25年,2025中國機博會暨武漢工博會,2025年10月11-13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B館隆重舉辦!聚勢向新,攜手共贏!立于武漢,面向華中,輻射全國!為了確保您參展順利,組委會特為您準備了這份參展須知,預祝您滿載而歸!
萬眾矚目重磅開局
中國機博會與武漢工博會融合展將邀請800+全球一線品牌,大牌云集,百舸爭流!8萬平的展示面積,助力參展效果!展出近1000臺套大型設備。
集中展示行業熱點產品和技術。涵蓋:機床、自動化及機器人、船舶工業技術與海工裝備、汽車工程技術與裝備、橡塑與包裝工業等多個專區,國內國外企業同臺競技。以下是部分參展商:

50+行業盛會
中國機博會與武漢工博會融合展將進行50余場高端論壇及行業交流會,匯聚國內外知名企業專家、行業學者及一線企業,分析行業動態,分享新產品、新技術,交流行業現狀,展望產業前景,探索智能制造發展新模式。
10月10日
◆2025第四屆湖北汽車產供鏈大會暨中國(武漢)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10月11-13日
◆2025內河船舶綠色智造發展論壇暨新質生產力評選表彰
◆2025船舶寬厚板加工技術創新與瓶頸突破論壇
◆2025智能精密醫療器械制造技術交流會
◆新形式下湖北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2020武漢電子智能制造協會新技術論壇
◆2025湖北模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湖北省模具職業教育集團開學第一課
◆嘉技薈——工藝技術服務計劃
快來刮刮樂!黃鶴樓帶回家!
10月11-13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B2館,關注指定公眾號+參與轉發即可參與抽獎活動一次,中獎率高達百分百!更有機會抽到黃鶴樓名酒!
黃鶴樓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鶴樓酒業或公司)是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大型白酒企業,目前擁有武漢、咸寧、隨州三大基地,員工2000余人,總占地面積1664畝,有著豐富的產能、儲能資源,基酒儲備充足。2016年,黃鶴樓酒與“中國老八大名酒”古井貢酒正式開啟戰略合作,開創“中國雙名酒”新格局。黃鶴樓酒業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并始終堅守對品質的高要求,持續提高產品品質,奮進“三五一”,加速開啟清香名酒復興。
參觀須知
=展館位置=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B館(漢陽區鸚鵡大道619號)
=開放時間=
10月11日(星期六)09:00-16:30
10月12日(星期日)09:00-16:30
10月13日(星期一)09:00-16:30
交通出行
=自駕車參觀路線=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位于漢陽區鸚鵡大道619號,三環線以內的觀眾到達漢陽區后,有多條道路可直達展館。武漢市以外的觀眾,請在導航中輸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B館”,并在三環線白沙洲大橋至江城大道立交橋下道,按指示到達國博中心B區停車場。
=軌道交通路線=
地鐵參觀路線
地鐵6號線直達國博中心:(東風公司方向) 國博中心北站C出口
1號線:(東吳大道方向)——循禮門—轉2號線一江漢路一轉6號線一國博中心北站C出口
2號線:(光谷廣場方向)——江漢路—轉6號線一轉6號線一國博中心北站C出口
3號線:(沌陽大道方向)——東風公司一轉6號線一國博中心北站C出口
4號線:(黃金口方向)——鐘家村一轉6號線—國博中心北站C出口
公交車叁觀路線
61路:武昌火車站——鸚鵡大道新五里一路
704路:康居五路站——鸚鵡大道新五里一路
580路:王家灣公交停車場——國際博覽中心交通港
554路:團結大道公交停車場站——國際博覽會中心交通港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會議總結了IEC/SyC SM自2024年全會以來的工作進展,圍繞智能制造數據空間、用例模板、關鍵績效、標準圖等核心議題開展深入討論,最終形成16項重要決議。
- 2025-09-25 17:14:25
- 12087
-
工信部正在研究出臺“人工智能 制造”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該方案將圍繞重點行業、重點環節、重點領域部署智能化轉型任務,為工業企業提供可操作的實施路徑。
- 2025-09-25 17:14:25
- 16879
-
世界經濟論壇在評價海爾上海洗衣機互聯工廠時指出:“利用自主研發的工業物聯網平臺和GenAI支持的3D建模、深度學習等先進技術,實現產量提升37%,交付效率提高40%,成本優化33%。”
- 2025-09-25 17:14:25
- 15116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